是廚具達人,
更是居家裝修專家
專訪廚具達人徐富麒
文字整理/林居賢 攝影/維度影像 圖片提供/人工室內
![](https://www.kitchen.org.tw/wp-content/uploads/2019/09/img_026.jpg)
在廚具界,深諳各大品牌廚具性能的從業人員不少,其中更 不乏擁有長達十幾、二十多年甚至更久的專業達人,但只 有少數人能在嫻熟各大品牌廚具之外,更同時身兼水電、木工與 室內裝修專才,位於台北龍江路的達人徐富麒先生正是其中之一。
骨子裡的工匠 DNA
一年出差九個月,台灣、外島跑透透
從小便對木工有高度興趣,高中時期曾在 OA 辦公家具當學徒, 將近一年半的時間奠定徐富麒對於工具組裝與機械操作的基礎, 退伍後進入廚具公司 — 宏轉,開啟他的廚具職涯之路,也參與了 往後廚具界的發展與變遷。說起台灣廚具的演變,70 年代是以不銹鋼為主,甚至更早之前還有傳統的砌磚式廚具,直到 80 年代, 歐式廚具走進台灣,適逢建築業興起,以精緻美感為訴求的歐式 廚具正好搭上此一風潮。
抓住產業起飛的契機,徐富麒在歷鍊多年經驗之後與幾位廚具 同好共同組成廚具安裝公司,當時的客戶包括廚具公司、工廠、 各大建設公司、營造廠等,由於當時正值經濟起飛年代,各地建 案如雨後春筍般蓬勃發展,進而帶動廚具產業相關需求。在當時, 一個建案動輒三、五百戶甚至高達八百戶亦所在多有,也因為戶 數眾多且遍及各地,當時徐富麒常常一出門工作便是一、兩個月, 足跡遍及台灣各地甚至外島,記憶中曾經有一年出差的時間加起 來長達九個月之久。
不僅如此,當時每日平均工作時間十六到十八個小時,也沒有所謂的週休二日或夜間禁工規定,常常一早開始上工,收工時卻 已月亮高掛。努力勤奮加上對的時機,讓徐富麒與其團隊成員在 二十年前便擁有年薪 120 萬起跳的高薪實力,那是一段眾志成城 的黃金歲月,一群年輕人憑藉著勞力、時間與默契建立起屬於他 們的未來。
![](https://www.kitchen.org.tw/wp-content/uploads/2019/09/img_027.jpg)
![](https://www.kitchen.org.tw/wp-content/uploads/2019/09/img_030.jpg)
![](https://www.kitchen.org.tw/wp-content/uploads/2019/09/img_029.jpg)
![](https://www.kitchen.org.tw/wp-content/uploads/2019/09/img_028.jpg)
居家裝修轉型之路,
白天工作,晚上、假日上課的進學之旅
然而,時代的變遷是難以抵抗的考驗與淬煉,安裝公司經營 8 年之後,隨著建案變少,案量逐漸萎縮,漸漸地原本一同打拚的 師傅們或是因為年齡、或是因為轉膱思考,也紛紛開始尋找另一 條出路。「90 年代系統家具產業的興起,那時我意識到整個廚具界的市場一定會被瓜分,利潤也一定會跟著下降,不轉型不行。」 轉型想法確定,徐富麒開始盤點自己擁有的資源能力與市場缺口, 他發現從他開始做廚具安裝以來,水電工程一直與他的工作脫不 了關係,而廚具與系統家具以職業類別而論又屬於家具木工的一 環,尤其在與室內設計師洽談工作時,許多工作都必須與木工、 水電配合,在工作所需與興趣的驅使下,自 92 年開始,六年之 間徐富麒陸續考了八張證照,不僅如此,實務工程出身的他,為 了補足知識理論範疇,也重拾課本,到文化大學與實踐大學上了 兩年課。
不只學校教育,職訓局也幫助他開拓職涯新領域。由於當時白 天仍要工作,因此徐富麒大多利用晚上或週六、日期間上課,喜 歡以發問代替聽課的他,常在課堂上搶著舉手發問。徐富麒回憶 著 :「有時候老師還會制止我發問,以免授課進度嚴重 delate!
甚至沒有上課的日子,我會邀幾位同好一起到實習教室裡做實務 練習。」在那段白天工作,晚上假日上課的日子,徐富麒就像海 綿一樣,透過不斷地吸收學習、研究與練習,累積經驗、充實自 己,也奠定日後公司走向廚具安裝、水電、室內裝修多元服務的 基礎。
![](https://www.kitchen.org.tw/wp-content/uploads/2019/09/img_031.jpg)
十多年的服務與信任,電商無法取代的一條龍策略
這幾年網路蓬勃發展讓許多傳統產業面臨了巨大的挑戰,廚具 業也是其中之一。以購買廚具為例,以前消費者通常會到自家附 近或認識的廚具商家選購,經由服務人員的介紹說明下找到自己 想要的產品,再約好時間到府安裝,若安裝工作與室內裝潢有關, 消費者通常委託設計師與商家或工廠洽談。但隨著網路資訊的發 達,如今消費者在決定購買廚具之前,除了透過網路瞭解產品性 能、品牌與比價之外,甚至跳過廚具商家,直接找上游工廠購買 產品,而有些工廠也嗅到這股商機,直接在工廠附設展示空間, 並將原本要給商家的利潤直接提供給消費者,可以預料,此一銷 售模式勢必對傳統店家造成巨大的影響。
面對網路電商的崛起,徐富麒走出一條屬於自己的經營策略。 他從過往十多年累積的客源中找出精華客戶,將大部分的時間、 精神用於服務這些一路相陪、支持的客戶朋友,也因為這份用心, 讓這些老客戶深感滿意之外也幫他介紹許多新客戶。「其中有一 位住板橋的董娘客戶,我從 93 年服務至今,到現在十幾年了, 每次她換燈泡、換濾心都還是找我去,我叫廠商去幫她換她都不 要,七十八歲的她已經把我當晚輩、當兒子了。而這都是網路商 家很難做到的。」
除了服務之外,徐富麒還發展出一套「一條龍」獨門策略。由 於有些消費者先前可能因為預算考量或其他問題而沒有購買某項 設備,事後想要添加,此時可能發現空間尺寸、電壓不合必須重 新修改,對一般從業人員或外包師傅來說,可能因為修改費工費 時,或因經驗不足而拒絕接案,或直接建議消費者全套更新,此 時身兼水電、裝修技能並有豐富安裝經驗的徐富麒便猶如巨匠魯 班一般,可為消費者同時解決修改與安裝兩大問題。
面對來勢洶洶的網路電商時代,徐富麒另闢蹊徑,不斷將自己 的專業磨深、做精,讓客戶口碑帶來最穩定的流量,源遠流長。
![](https://www.kitchen.org.tw/wp-content/uploads/2019/09/img_034.jpg)
![](https://www.kitchen.org.tw/wp-content/uploads/2019/09/img_032.jpg)
![](https://www.kitchen.org.tw/wp-content/uploads/2019/09/img_035.jpg)
從實用機能到風格呈現,廚設師的傳承與新創
從退伍後接觸廚具開始,歷經創業、轉型到如今的深耕服務, 走過將近三十年的歲月,徐富麒也見證並參與了廚具的發展歷程。 「廚具已經從以往呆版、封閉的形式逐漸轉向現在的設計美感並 融入家庭之中,它已成為室內裝潢的主流之一,佔整體室內設計 支出的比例也越來越高。廚具產業邁向消費者主張、設計師主導 的時代,日後,廚具的品牌優勢可能會弱化,取而代之的是彰顯 自我個性廚具的舞台。」
再好、再有設計感的產品也需要好的施工品質,網路也許可以買到好的產品,但他不一定能夠提供好的施工與服務,而這正是 傳統廚具商家的切入點,更是未來廚具設計師必須努力實踐的目 標,就像我們所熟知的職人態度一樣,一方面學習老師傅紮實的 手路工,一方面要清楚時代的變化,如此才能在瞬息萬變的世代 裡,站穩腳步,走出自己的路。
![](https://www.kitchen.org.tw/wp-content/uploads/2019/09/img_033.jpg)